近期,金价的频繁波动时刻牵动着观望者的心弦。北京时间5月13日20时,伦敦金现价格维持在每盎司3245美元下方,盘中一度下探至3215.535美元。而在前一日(5月12日),国际金价整体收跌,其中伦敦金现下跌2.73%,收盘报每盎司3235.580美元;COMEX黄金期货价格跌幅更大,达3.06%,收于每盎司3241.8美元。回溯至4月22日,伦敦金现曾上演“高光时刻”,盘中价格一度飙升至每盎司3500.12美元,刷新了投资者的记忆。
受国际金价回调的传导效应,5月13日国内金店足金饰品价格应声回落,重新跌破“千元大关”。为抢占“520”“618”等营销节点,各大品牌纷纷推出促销组合拳,包括“克减优惠”、定价类商品6折、计价类饰品8.5折等,部分品牌足金饰品优惠后单价已低至每克875元。
今年以来,金价持续走高一度点燃黄金饰品消费热情,但市场实际表现却与预期形成反差。多家金店反映,店内客流量持续低迷,即便身处繁华商圈,消费者也多为匆匆过客或短暂驻足。不少消费者坦言,当前金价仍超出心理预期,更倾向于选择旧金置换或以旧料加工新饰。值得关注的是,黄金市场消费结构正发生显著变化:首饰类需求遇冷,而投资型金条持续走俏。以深圳水贝黄金市场为例,多个柜台出现金条断货甚至售罄现象。这种市场分化直接反映在企业财报上——多家黄金珠宝企业一季度业绩表现黯淡,盈利压力显著。
根据中国黄金协会发布的数据,今年第一季度,我国黄金首饰消费量为134.531吨,同比大幅下降26.85%;而金条及金币消费量则达138.018吨,同比增长29.81%。受金价持续高位运行影响,黄金首饰消费需求呈现明显疲软态势。对普通消费者而言,今年以来黄金价格飙升速度过快,不断刷新历史纪录,市场对当前高位金价波动风险的担忧情绪显著升温。
近期金价为何出现大幅回调?主要受以下四方面因素影响:
一是全球贸易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缓和,避险需求减弱。中美经贸磋商取得实质性突破,双方宣布取消部分加征关税,市场对贸易摩擦升级的预期明显降温。同时,印巴边境停火协议达成、俄乌双方释放谈判信号等,均削弱了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吸引力。
二是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趋于乐观。随着贸易和地缘冲突缓解,市场对全球经济复苏的信心显著增强,风险偏好回升导致资金从避险资产流向风险资产。
三是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预期推迟。面对通胀压力和政策不确定性,美联储暂缓降息步伐,市场普遍预期下一次降息窗口可能推迟至7月。受此影响,美元指数和美债收益率双双回升,对以美元计价的黄金价格形成压制。
四是获利资金集中离场引发技术性调整。前期金价累计涨幅较大,在贸易和地缘利好兑现后,部分投资者选择获利回吐,导致黄金市场出现阶段性回调。
从短期走势看,黄金价格或将维持区间震荡格局。一方面,贸易缓和红利仍在释放,市场风险偏好持续改善,资金对股票等风险资产的配置需求增强;另一方面,技术层面金价在下跌过程中将面临关键支撑位和阻力位的反复争夺,多空双方博弈可能加剧价格波动。
从中长期趋势看,金价仍具备上涨潜力。随着贸易缓和效应逐渐消退,市场或将重新聚焦通胀压力和经济衰退风险,黄金的避险保值和抗通胀特性将再度受到重视。尽管美联储降息节奏可能放缓,但全球主要央行货币政策总体仍处于宽松轨道,长期实际利率下行趋势将提升黄金的持有价值。此外,各国央行持续增持黄金储备以优化外汇储备结构,这一战略举措也将为金价提供长期支撑。
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:市场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。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,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、财务状况或需要。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。据此投资,责任自负